针灸术是流传很久的优秀医术。为治疗人体疾病而流传下来的医术,我是不予否定的。不管采用何种方法,如果在治疗过程中没有疗效,这种方法自然就会在流传过程中中断,不可能传到现在。我所重视的是,针灸术的疗效确实明显,对人体疾病到底能治到什么样的程度,针灸的何种功能起着治病的作用。要了解这一点首先要理解我们人体的原理,和针灸以后体内的产生的反应。如果了解了这些,就能正确了解针灸术的效果和它的局限性。
任何人身上都有“气”在流动 , 只是有强弱之分。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异?首先要说明什么是“气”。“气”是指体内存在的电流,电流能使人体产生运动。我们身上所有肌肉细胞都是通过像电话线样的神经线与大脑相连,大脑对想要运动的部分,通过神经线发送电流,肌肉细胞就根据这个电流进行收缩或松驰。电流力量强的时候产生的力就强,弱的时候产生的力就弱。
也就是说,电流强的人力气也大。那么这种电流的强弱又是如何产生的呢?了解了电流是如何形成的就清楚了。 所有的物质都是在相互交行的时候产生电流。人体的血液是在交错的动脉和静脉中流动的,即血液上行和下行交错的流动时产生电流,而电流的强弱是由血液流动的速度决定的。把这个与人的力气联系起来的话,血液循环好的人力气就大,血液循环缓慢的人就不可能发大力。
要理解针灸 , 首先要了解传导电流的神经线,把神经线比作电话线,神经线就象电话网一样,覆盖于全身的电网,可以被切断。神经线上总是有微弱电流在流动,如果把针扎进去,两根神经线的电流会发生短路,产生热量使局部温度上升。热能使血管扩张,血管扩张有利于血液循环,血流畅通了,僵硬的肌肉就会松弛,疼痛也就消失了。
再看一下针灸和炎症的关系,就知道针并不能直接杀死炎症细菌。我们身上有脓疮或有炎症细菌,说明此部位的血管被堵塞,白血球无法接近。能杀死入侵细菌的是守卫着我们身体的白血球,它生存于血液之中,并随着血液的流动击退入侵者。血管被堵塞了,白血球就无法接近有炎症的部位,这个部位就会产生炎症。这时,如果针灸的话,按前面已说过的道理,堵塞的血管被通开了,血液就流动了,白血球就可以随着疏通的血管,进入炎症部位,杀死入侵的病菌,炎症就治好了。
从人体自身的角度看,针灸针也是一种“入侵”者。在针的强烈刺激下,分布在身体不同部位的白血球为了击退针集中到针的周围,而且针还会使神经线的电流产生逆流。对两侧 22 号黑斑穴针灸时, 2 号胃肠穴的电流相撞产生热;对两侧的 44 号前痉挛穴针灸时, 3 号根穴会产生热的。
要想更好地应用针灸术的话,可以利用漏电的原理。例如捕鱼的电池扔入水里的两线之间的距离是一米的话,电流波及的范围是一米见方,如果两个电线间的距离是 2 米的话,其电流波及的范围是两米见方,但电流强度相对的减弱了,我是把这种漏电的原理应用于针灸上,所以在针灸的时候总是以对称分布的方式扎针。
上面解释针灸的效果可以简单归纳为以下内容:
|